BOBty官网-人物专访||岁月见证者:张选厚与西安市粮食生产变迁四十余载

2025-01-01

20240912143117852-30-eeac8.jpg_scale_.jpg

图:西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 张选厚

(农业科技报-中国农科新闻网 记者 靳民)农业发展的每一次脉动都记录着时代的变迁。西安,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,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缩影。在西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,有一位即将退休的老专家:张选厚研究员,自1987年投身农业技术推广至今,近四十年的光阴里,他不仅是一位勤勉的实践者,更是西安粮食生产翻天覆地变化的亲历者和推动者。

从理论到田间:技术革新与品种迭代

回望张选厚研究员的职业生涯,他始终站在农业科技推广的前沿。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,面对小麦、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品种单一、产量不稳的现状,张选厚积极参与引进和筛选适应性强、产量高的新品种。小麦如抗旱、耐病适应性广的“小偃22”,抗倒高产的“伟隆169”。玉米如耐密植、高产的“郑单958”、籽粒收获品种陕单650。这些新品种的普及,为西安市粮食增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张选厚指出,玉米的种植密度从最初的每亩2800株提升至如今的5000株。这一变化不仅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,也促进了生产选用了更有利于高产的品种特性和植株性状的玉米。“现在的玉米杆子更细、更有弹性,上部叶片也变得更加直立,整体高度有所降低,光效利用率更高,抗倒性更强。”他说。

“过去我们认为500公斤的小麦产量已经非常不错,但现在一些地方的小麦产量可以达到800公斤,与玉米持平。”张选厚分析道,气候变暖有利于小麦高产,尽管对于玉米来说,高温条件却带来了挑战。他指出,过去为抵御严寒,作物需要多个分蘖以提高抗冻性,而今,由于冬季不再严寒,可以适期晚播。小麦由分蘖成穗为主转向以主茎成穗为主,减少了分蘖,提高了成穗率,增加了穗粒数,保持了高产,这正是品种适应性改良的直接体现。同时,他强调了技术革新对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性,从氮肥的推广到如今氮、磷、钾、中微量元素配合,智能化精准施肥的普及,从传统的人工作业到无人机作业的广泛应用,每一个技术的进步都显著减轻了劳动强度,提升了资源利用率。

“我们将小麦播量从7.5公斤提升到15公斤,通过宽幅沟播技术,确保每亩有50万穗的情况下,可以保证650公斤以上的产量。”张选厚详细说明道。此外,通过喷洒磷酸二氢钾等肥料,千粒重的提升也显著增强了作物的抗干热风能力和产量。这些抗逆性强、高产的新品种,配合适量播种、科学施肥、节水灌溉等现代技术的推广,使得小麦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升。

在栽培技术革新方面,张选厚也是不遗余力。他倡导的适量播种、节水灌溉、配方施肥等现代农业技术,大幅度提高了作物的单产和品质。尤其是随着机械化的推广,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质的飞跃。这些技术的应用,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,更实现了粮食生产从“靠天吃饭”到“科学管理”的转变。

组织方式转型:从分散到集约

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,张选厚也见证了西安市粮食生产组织形式的深刻变化。从最初的农户个体经营,到后来的家庭农场、农民合作社的兴起,再到规模化、集约化经营的推进,生产方式的每一次转变都伴随着生产力的大幅提升。张选厚积极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,帮助农户接入市场信息,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,为粮食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张选厚提到,玉米的管理相对简单,而小麦的技术要求则较为复杂。他指出,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,“过去是家庭小规模种植,现在是农场合作社,大面积的规模化种植已经成为主流”,这使得社会化服务体系愈加健全。张选厚还提到,机械化、信息化和组织化程度的提高,使得粮食生产的资本密集性大幅提升,曾经被视为落后产业的粮食生产,如今已成为资本、技术和信息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。

气候挑战与应对:变暖中的坚守

气候变化,尤其是全球气候变暖,对农业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张选厚在工作中敏锐意识到这一点,他强调要调整种植结构,推广耐热、早熟品种,以适应温度升高带来的季节性变化。同时,他还推动实施了一系列适应性措施,比如推广节水灌灌溉,增强抵御极端天气的能力,确保粮食安全不受威胁。“随着气候的变化,我们的种植策略也在不断调整。”张选厚坦言,未来的农业生产需要更加灵活的应对措施,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气候环境。他希望在即将退休之际,能够将自己的经验和研究成果传承给后辈,让西安的粮食生产在未来继续蓬勃发展。

四十年耕耘,一份深情

如今,距离张选厚研究员退休仅剩一个月,他的职业生涯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。回顾过往,他感慨万千:“是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教会了我什么是真正的农业科技推广,每一次技术的突破、每一分产量的增长,都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。”张选厚的故事,是西安市乃至中国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一个缩影,他们的辛勤付出,为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张选厚研究员的工作生涯,既是对农业科技进步的不懈追求,更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深刻理解的体现。在他即将退休之际,留下的不仅是显著的农业成就,更有一份对后辈的期许——继续秉承科学精神,顺应自然规律,不断创新,以应对未来农业面临的各种挑战,守护国家粮食安全,书写更多农业奇迹。

20240912143549270-99-5e0bf.jpg_scale_.jpg

图:左一张选厚在麦田观摩查看麦子生长情况

-BOBty官网